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1122体育 > 新闻动态 > 花马将军刘良佐的背叛: 人送外号“江阴屠夫”


花马将军刘良佐的背叛: 人送外号“江阴屠夫”

发布日期:2025-09-07 09:35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一、草莽发迹路

刘良佐,字明辅,山西大同左卫人,生年不详。这个在正史中连出生日期都模糊不清的人物,却将在明清鼎革之际留下浓墨重彩的污点。

早年经历充满谜团。史书只记载他最初追随李自成农民军,后叛投明军,在崇祯年间转战宿松、庐州、六安一带镇压起义军。1637年,一个机遇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。

那年,“曹操”罗汝才部将摇天动率五万大军围攻郧阳。守将牟文绶仅四千守军,危急中向以勇猛著称的刘良佐求援。刘良佐开出价码:“破敌后,俘虏金银我要一半!”牟文绶咬牙回应:“全归你,我军俘虏也给你!”

当夜,刘良佐率二万八千精兵突袭起义军营寨。他故意在二百里外休整一日,待夜深人静时乘风纵火。牟文绶同时从城内杀出,里应外合,杀敌三万余人,俘虏四千。此战让他声名鹊起,更养成他视战争为交易的人生信条。

1641年,刘良佐迎来军事生涯巅峰。他与黄得功联手在鲍家岭、潜山之战中大败张献忠主力,生擒张献忠义子“三鹞子”王兴国及部将马武。当北京城破的噩耗传来时,他已是手握重兵的明军悍将。

历史在此埋下讽刺伏笔:二十年前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战友黄得功,二十年后将死在他的阴谋之下。

二、南明四镇裂土

1644年5月,南京城暗流涌动。崇祯殉国的消息传来,皇位继承成为焦点。此时刘良佐的军事生涯迎来政治拐点——他通过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牵线,与高杰、黄得功、刘泽清达成拥立福王朱由崧的同盟。

江北四镇的跋扈:

- 拥兵自重:四镇无尺寸战功,仅凭拥立之功裂土封疆。刘良佐封广昌伯,辖凤阳、寿州

- 劫掠百姓:赴任途中纵兵抢掠,寿州百姓闭门拒入,竟遭攻城报复

- 奢靡享乐:在辖区横征暴敛,建豪宅,蓄歌姬。部下效仿成风,官军沦为土匪

一桩轶事暴露其残暴本性。某游击购得美姬欲献刘良佐,却被某总兵半路劫走。刘良佐抓捕二人后,竟当众叹息:“可惜是别人用过的!”随即斩首美姬,杖责总兵。这般行径,与土匪何异?

当史可法试图调解四镇矛盾时,刘良佐竟以“临淮拒我入城”为由,纵兵劫掠淮上。史可法悲叹:“将骄卒惰,军饷不敷,奈何?” 南明的根基,在这些军阀的奢靡中腐朽殆尽。

三、血色降清路

1645年5月,清军铁骑南下。当多铎攻破扬州、逼近南京时,刘良佐的“忠义”外衣瞬间撕裂。

叛变三部曲:

- 献城投降:率十万大军不战而降,成为多铎南征向导

- 诱杀故友:得知弘光帝逃至芜湖黄得功处,假意叙旧,暗伏神箭手刺杀

- 献俘求荣:与田雄等叛将绑缚弘光帝献清军

黄得功临死前的怒斥响彻长江:“汝乃降乎!” 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情谊,在功名利禄前不堪一击。而弘光帝被红绳捆缚押往南京的屈辱画面,成为南明最痛的伤疤。

刘良佐的叛变非孤例。其弟刘良臣早在1631年大凌河之战时就随祖大寿降清。兄弟二人如同明末武将的缩影——家国大义终究敌不过现实利益。

四、江阴八十一日

1645年闰六月,江阴县城。新任知县方亨强推剃发令:“留头不留发,留发不留头!”诸生许用在文庙振臂高呼:“头可断,发决不可剃!” 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抗争拉开序幕。

多铎将镇压任务交给刘良佐。面对昔日同胞,他使出软硬两手:

劝降诡计:

- 作《劝民歌》宣扬清朝“仁德”

- 阵前喊话:“降者富贵,抗者屠城!”

- 守将阎应元凛然回应:“有降将军,无降典史!”

强攻两月不下,清军主帅博洛震怒。二十四万清军携二百门红衣大炮增援,将江阴围得铁桶一般。刘良佐因战事不利被当众杖责,颜面尽失。

八月二十日夜,大雨倾盆。清军集中炮火猛轰东北角城墙。次日城破,阎应元书“八十日带发效忠,表太祖十七朝人物”后投水自尽。惨绝人寰的屠城开始了。

刘良佐部作为攻城先锋,纵兵三日。据《江阴城守后纪》记载:“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,城外死者七万五千,仅五十三人藏身寺观塔上得活。” 曾经明朝的广昌伯,此刻成了屠杀同胞的急先锋。

五、贰臣的末路

江阴的鲜血为刘良佐换来进身之阶。1648年,他获封二等子爵,虽比明朝的广昌伯爵位低,却让他甘之如饴。

降清后的“功绩”:

- 镇压金声桓、王得仁反正:随谭泰攻南昌,围城经年破城

- 1661年任江南江安提督:镇压抗清势力

- 转任直隶提督:官至左都督,成清朝鹰犬

1666年,这位双手沾满鲜血的老将“因病休致”。次年卒于左云,清廷“赐祭葬如例”。其子刘泽涵承袭爵位,在满清荫庇下延续家族富贵。

耐人寻味的是,《清史稿》将其列入《贰臣传》,仅寥寥数语带过其生平。而在江阴,阎应元、陈明遇祠堂香火不绝,刘良佐的名字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。

六、关系网:谁与刘良佐最密切?

高杰:同出闯营,同封伯爵,却在扬州争地火并。高杰死后,其妻邢氏率部降清,再与刘良佐并肩,旧友成新僚。

马士英:南都立君的关键推手。马士英倒台后,刘良佐亲手缚送马氏全家于清营,昔日盟友,转眼卖作阶下囚。

刘良臣:胞弟早降清,兄弟二人一暗一明,为大清朝做了最冷酷的广告——“降者昌,抗者亡”。

七、史家之刀笔

《明史》无传,只在他人列传中夹讥带讽:“良佐三易其主,卒蒙显戮之名。”

《清史稿》将他列入“贰臣传”,评语只有八字:“反复之徒,功不足录。”



上一篇:中国足协:2025赛季第十七期裁判评议认定2例裁判错漏判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1122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